近年来多地推出“学法免分”政策,但针对违停罚款能否通过学法减免存在争议。本文详细解析各地“学法免分”适用范围、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,帮助车主了解政策核心要点。
最近好多车主群里都在传”学法能免罚款”的消息,特别是遇到违停被贴条的情况,大家都想知道能不能通过手机学习交规来”抵债”。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这个事,看完你就知道哪些情况能免、怎么操作、要注意啥了。
一、学法免分到底是啥政策?
先划重点: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”学法免罚款”政策,但部分地区确实有类似规定。根据我收集的最新信息:
- 深圳:每年有1次机会用学习抵扣3分及以下违章
- 浙江:驾照记分≤12分时,最多可减免4分
- 上海:仅限轻微交通违法,且需先处理完所有违章
注意!这些政策核心是“免分”而非”免罚款”。比如你违停被罚200元扣3分,可能通过学法免掉3分,但200元罚款还是得交。
二、违停到底能不能免罚款?
这里要分两种情况来说:
1. 纯罚款无扣分的违停
比如很多城市路边的临时违停,只罚钱不扣分。这种情况目前全国还没有通过学法免罚款的先例。有车主反馈曾收到短信提示可学习抵扣,但具体核实后发现基本都是推广APP的套路。
2. 既罚款又扣分的违停
如果在高速应急车道违停这种扣6分+罚款的情况,部分地区允许用学法抵扣部分分数。比如浙江车主通过”浙里办”学习,最多能免4分,但剩下的2分和罚款还是要处理。
三、学法免分具体怎么操作?
以某地的标准流程为例(各地可能有差异):
- 下载官方指定APP(如”交管12123″)
- 进入”学法减分”模块实名认证
- 完成30分钟视频学习+10道考题
- 考试合格后系统自动抵扣
特别注意:
• 一年最多用6次(各地政策不同)
• 不能用于事故后逃逸等严重违法
• 处理前要缴清所有未处理罚款
四、这些坑千万别踩!
最近出现不少新型诈骗套路,大家要警惕:
- 声称”交钱包过”的代办服务(官方学习根本不收费)
- 仿冒交管部门的短信链接(认准12123官方渠道)
- 所谓”学法免罚款”付费课程(根本不存在这类政策)
有个真实案例:杭州张师傅轻信”300元包免罚”的服务,结果钱花了违章还在,最后连对方人都找不着了。
五、正确应对违停的正确姿势
与其事后想着怎么减免,不如做好预防:
- 临时停靠打开双闪+留人在车上
- 使用导航APP的停车提醒功能
- 商场周边多找找立体停车场
如果真的被贴条了也别慌,建议:
- 先查违章照片是否清晰
- 确认违停标志是否明显
- 15天内处理可避免滞纳金
说到底,”学法免分”本质是给车主一个改过的机会,但不是违法停车的护身符。与其费心研究怎么减免处罚,不如养成规范停车的好习惯。毕竟安全出行才是硬道理,您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