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不常开车的车主,选择车险时可优先考虑基础保障+灵活附加险的组合,通过调整第三者责任险保额、取消非必要附加险、使用按里程计费模式等方法节省保费。本文从险种选择、投保技巧到续保攻略,详细解析低使用率车辆的保险省钱方案。
一、不常开车的车主都在愁什么?
老王上个月刚续了车险,一算账发现两年才跑了3000公里,保费却跟邻居天天跑业务的张师傅差不多。这让他开始纠结:”车都停在小区当摆设了,买全险是不是太浪费?”其实很多车主都遇到过类似困扰——既要规避风险,又不想多花冤枉钱。
二、车险不是越便宜越好,关键要保得巧
千万别为了省几百块把必要的保障都砍掉。我们楼下修车厂的李师傅说过:”见过太多只买交强险的车主,小剐蹭自己掏钱修车,大事故直接倾家荡产。”建议把保费预算分成三个账户:
– 必须保障账户:交强险+第三者责任险(至少200万)
– 灵活调整账户:车损险(根据车龄决定)
– 可选项账户:座位险、附加服务(根据需求增减)
三、低频用车族的五大省钱秘籍
① 第三者责任险要拉满
别被低价套餐迷惑!同样是200万保额,不同公司的差价能到150元。建议用比价工具同时查5家以上保险公司,特别注意节假日翻倍赔付等隐藏条款。
② 车损险要算折旧率
车龄超5年的老车可以考虑不买车损险,比如市场价5万的车,保费可能占车价的5%,不如自己承担风险更划算。但要注意:贷款车必须买车损险直到还清贷款。
③ 附加险只挑有用的买
划痕险、玻璃险这些对停着不动的车意义不大。但要是小区停车环境复杂,可以加个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,保费30块左右,被刮蹭找不到人时特别管用。
④ 试试按天/按里程计费
现在部分保险公司推出创新产品,停驶超过20天可返现,或者用APP记录实际行驶里程计费。适合每月开车不超过10次的”周末司机”。
⑤ 续保时间有讲究
提前35-40天续保能拿到最大优惠,拖到最后三天价格反而上涨。记得要求客服把上年未使用的道路救援、代驾等服务顺延到新保单。
四、90%车主都会踩的三大坑
▶ 盲目相信最低价
某平台打折促销的”超值套餐”可能有地域限制,出险时才发现当地没有合作维修点。建议选择网点多的保险公司,至少确保50公里内有服务中心。
▶ 只看价格不看服务
同样报价的两个保单,有的含7次免费代驾,有的送全年车辆检测,这些隐形福利算下来能值好几百块。记得对比《增值服务清单》再下单。
▶ 忘记用已有的优惠
很多人不知道:公务员、教师等职业有专属折扣,连续三年不出险最高能打4折,安装车载安全设备还能再减5%。投保前记得亮出所有”身份牌”。
五、三个冷知识帮你再省一笔
– 把多辆车绑在一起投保:家庭第二辆车的保费通常能打8折
– 指定驾驶员策略:限定1-2位常用驾驶人,保费最多降15%
– 信用分换折扣:支付宝、微信支付分达标可解锁额外优惠
六、这样搭配最省钱
给偶尔用车的朋友推荐这个方案组合:
√ 交强险(必选)
√ 第三者责任险300万档
√ 医保外用药责任险
√ 节假日翻倍赔付特约险
× 放弃车损险
× 不要玻璃/划痕险
优惠后总价通常在2200-2800元之间,比全险方案至少省40%。
七、续费前记得做这件事
拨打保险公司客服要求“保单瘦身”,把上年没用的附加险统统去掉。有位同事去年就这样操作,保费直接从3200降到2100,还多拿了两次免费保养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