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详细解析五险与六险的核心差异,对比员工商业险与五险的保障范围、适用场景及实际价值,帮助职场人快速理解不同保险组合的优缺点,并给出个性化选择建议。
一、五险和六险到底差在哪?
说到公司福利,大家最常听到“五险一金”,但近几年“六险”的说法开始流行。其实五险是法定强制缴纳的社会保险,包含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。而所谓“六险”,通常是指企业额外为员工购买的补充商业保险,比如重疾险、意外险或住院津贴等。
举个例子:小王入职时发现合同里写着“六险”,仔细一问才知道,公司除了交五险,还给每人买了保额20万的重疾险。这种组合能让员工在生病时同时享受医保报销和商业险赔付,相当于多了一层保障。
二、为什么纠结选五险还是六险?
很多人觉得“有总比没有好”,但实际情况更复杂:
– 从成本看:五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,而商业险通常由企业全额承担,对员工来说是“免费福利”。
– 从实用性看:年轻人可能觉得重疾险用不上,但35岁以上的职场人会更关注这类保障。
– 从跳槽风险看:商业险往往绑定在职状态,离职后保障立即中断,不如医保、养老保险能长期累积。
三、五险和商业险的三大核心区别
区别1:保障范围差异
– 五险:覆盖基础医疗、养老等场景,比如住院费按比例报销,养老金按月领取。
– 商业险:针对性解决特定风险,比如癌症确诊即赔、意外事故全额赔付,往往保额更高。
区别2:费用承担方式
– 五险:个人需承担工资的10.5%(以月薪1万为例,每月扣1050元)。
– 商业险:保费由企业支付,员工无需额外花钱。
区别3:使用灵活性
– 五险:跨城市工作时可办理转移接续,保障持续生效。
– 商业险:更换雇主后需要重新投保,且年龄越大保费越高。
四、不同人群怎么选最划算?
刚毕业的年轻人
建议优先选五险齐全的企业。商业险中的重疾保障对健康风险低的年轻人性价比不高,不如关注公积金缴存比例等实际福利。
35岁以上的职场人
推荐选择五险+商业医疗险的组合。这个年龄段体检异常指标增多,商业险能有效补充医保的报销上限。比如某公司提供的百万医疗险,每年可报销600万住院费用,自费药也能覆盖。
高危行业从业者
建筑、物流等行业务必确认企业是否购买足额的工伤保险和意外险。曾有快递员发生交通事故,工伤保险赔付后,公司补充的商业意外险又额外赔偿了15万元。
五、三个常见误区要避开
– 误区1:“六险比五险高级” → 其实只是企业自主增加的福利,不影响法定权益。
– 误区2:“有商业险就不用交医保” → 商业险理赔大多要求先用医保结算。
– 误区3:“所有商业险都能抵税” → 只有税优健康险等特定类型可享受个税减免。
六、实操建议:这样跟HR沟通
1. 直接问清“六险”具体包含哪些险种,保额多少
2. 对比同类企业:互联网大厂的商业险通常包含家属共享保障
3. 重点确认:离职后能否自费续保?部分企业允许员工按原费率续保1-2年
小贴士:遇到企业说“六险包含企业年金”要警惕!年金属于长期储蓄计划,和保险的保障功能完全不同。
七、总结: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
五险是必须坚守的底线,商业险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。选择时记住三个原则:
1. 基础保障(五险)完整性>附加福利
2. 优先选择覆盖高发风险的商业险种(如百万医疗险)
3. 长期规划比短期福利更重要
下次面试谈薪资时,不妨多问一句:“咱们公司的商业险具体保什么?”说不定能发现隐藏的宝藏福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