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五险到底保什么?
很多朋友每月工资条上都扣着五险费用,但具体保什么可能还模模糊糊。咱们先来拆解这五个”保护伞”:
- 养老保险:退休后领养老金的”存钱罐”
- 医疗保险:看病报销的”救命钱”
- 失业保险:失业期间的”过渡金”
- 工伤保险:工伤事故的”保护盾”
- 生育保险:生娃补贴的”红包”
特别提醒:
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个人不用掏钱,全部由单位承担。很多人以为五险都是自己交的,其实这两项是纯单位福利哦!
二、缴纳比例详细拆解
根据2023年最新政策(注意这里可能需要更新时效数据),以北京地区为例:
险种 | 单位缴纳比例 | 个人缴纳比例 |
---|---|---|
养老保险 | 16% | 8% |
医疗保险 | 9%+1% | 2%+3元 |
失业保险 | 0.5% | 0.5% |
重点说明:
-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的1%是大额医疗互助资金
- 个人缴纳的3元是固定补充医疗保险
- 工伤保险根据行业风险分0.2%-1.9%八个档次
三、手把手教你算五险
假设小王月薪10000元,他的五险缴纳情况是:
养老保险:个人800元(10000×8%) 医疗保险:个人203元(10000×2%+3) 失业保险:个人50元(10000×0.5%) 合计扣除:1053元 单位实际支出: 养老保险1600元+医疗保险901元+失业保险50元=2551元
常见误区:
- 误区1:缴费基数就是实际工资(实际按社平工资60%-300%核算)
- 误区2:五险交得多就亏得多(单位缴纳部分是你工资的额外30%左右)
四、必须知道的五件事
- 换城市工作要办社保转移
- 养老保险缴满15年才能领退休金
- 医保断缴超过3个月报销资格会暂停
- 失业金领取需要满足特定条件
- 生育保险男女都要缴纳
五、问答时间
Q:自由职业者怎么交五险?
A:可以通过灵活就业身份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,其他三险需挂靠单位。
Q:工资超过社保上限怎么算?
A:以北京为例,2023年缴费基数上限为31884元,超过部分不再扣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