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险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两大类型,交强险是法定基础保障,商业险则提供个性化补充。本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车险构成,重点拆解商业险中第三者责任险、车损险、车上人员险等核心险种的保障范围,帮助车主快速掌握投保要点。
一、买车上路前,先搞懂车险的“两大阵营”
刚买新车的朋友常问:“车保险到底该买哪些?”其实车险主要分两类:交强险和商业险。交强险就像汽车的“身份证”,是国家强制购买的,不买不能上路。而商业险则是根据个人需求自由搭配的“防护套装”,能覆盖更多风险场景。
举个例子,交强险最多赔对方20万(死亡伤残限额18万+医疗费用1.8万+财产损失2000元),要是撞了豪车或造成严重伤亡,这点赔偿根本不够用。这时候商业险里的第三者责任险就能发挥作用,保额可选200万到1000万,相当于给交强险做了强力补充。
二、商业车险的“四大金刚”保什么?
1. 第三者责任险——赔别人的“护身符”
这是商业险里最实用的险种,保的是事故中第三方的人、车、物损失。比如倒车蹭到邻居家的围墙,或者转弯撞到电动车,修墙费用、对方医疗费都靠它来赔。建议新手直接选300万保额,保费差价不大但保障更安心。
2. 车损险——修自己车的“全能钱包”
2020年车险改革后,车损险直接打包了盗抢险、玻璃险、自燃险等7项保障。现在不管是冰雹砸坏天窗、暴雨泡坏发动机,还是车子被偷,都能用它理赔。但要特别注意:改装车灯、加装尾翼这些改动,保险公司可能拒赔哦!
3. 车上人员责任险——保乘客的“移动安全舱”
俗称“座位险”,按座位投保。如果事故中车内人员受伤,它能报销医疗费。经常接送亲友的建议买上,每个座位1万保额每年才几十块钱。家里有安全座椅的注意:12岁以下儿童不占座位不用单独投保。
4. 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——报销的“补丁神器”
这个附加险特别实用但常被忽略。普通三者险只赔医保范围内的费用,要是伤者用了进口钢板、特效药,超出部分就得自掏腰包。加上这个险种(保费约主险的5%),能覆盖所有合理医疗费用,避免“保险买了却不够赔”的尴尬。
三、这些特殊险种怎么选?
- 划痕险:适合新车或停车环境复杂的情况,喷漆费用直接理赔
- 车轮单独损失险:轮胎、轮毂被偷或单独损坏时可赔付
- 新增加设备损失险:改装了音响、车载冰箱等设备建议购买
四、买商业险的3个黄金原则
原则1:按用车场景搭配
城市代步重点加强三者险,经常跑高速建议加保驾乘险。北方冬季长的地区,可以考虑附加发动机特别损失险(俗称涉水险)。
原则2:参考车辆残值
车龄超8年的老车,车损险保费可能比车辆残值还高,这时可以考虑只买三者险+交强险。
原则3:注意免责条款
酒驾、无证驾驶、故意制造事故等情况,所有商业险都不赔。车辆年检过期期间出险,保险公司也有权拒赔。
最后提醒大家,续保时除了比价格,更要看增值服务:比如有没有免费拖车、代驾、代年检等服务。这些隐形福利关键时刻能省不少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