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险中个人需要缴纳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,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额承担。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的基础社会保障,包含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及住房公积金,而商业保险是个人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障。本文将用生活化语言解析缴费规则、应用场景和常见误区。
一、工资条上的扣款疑问:五险到底扣哪几项?
每个月看到工资条上的“代扣代缴”栏目,很多人都会犯迷糊:明明说五险是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,为什么自己只扣了其中三项?其实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需要个人掏腰包,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由单位买单。
举个例子:小明月薪8000元,养老按8%扣640元,医疗2%扣160元,失业0.5%扣40元,这三项合计840元就是个人缴纳部分。单位则要额外支付养老16%、医疗9.5%、失业0.5%以及工伤、生育保险的全额费用。
二、五险一金与普通保险的三大本质区别
区别一:强制VS自愿
五险一金就像“国家发的保护伞”,只要签劳动合同就必须参保。而商业保险纯属个人选择,买不买、买多少全看自己需求。
区别二:基础保障VS补充升级
五险一金解决的是基础生存问题:生病能报销、失业有补助、退休领养老金。商业保险更像是“游戏外挂”,比如百万医疗险能覆盖自费药,重疾险确诊就赔几十万。
区别三:缴费规则不同
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有上下限规定(通常是当地平均工资60%-300%),商保则根据年龄、健康状况灵活定价。比如30岁买200万保额的医疗险,每年可能只需几百块。
三、新手必看的四大实操场景
场景1:换工作时怎么不断缴?
离职后15天内要办理社保转移,支付宝搜索“电子社保卡”就能在线申请。记得让新单位在入职当月续缴,医保断缴超过3个月会影响报销额度。
场景2:自由职业者怎么交最划算?
推荐按灵活就业身份缴纳养老和医疗,虽然费用全自付(比如北京每月最低缴1030元),但能累计缴费年限,退休待遇和职工完全一样。
四、90%人踩过的三个坑
- 误区一:“工伤保险自己也要交钱”
实际上工伤险费用全由单位承担,个人工资条上根本不会体现这笔支出。 - 误区二:“五险一金和商保二选一”
聪明人都是两者搭配使用。比如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用商业医疗险二次报销,大病保障更全面。 - 误区三:“公积金只能买房用”
租房、装修、重大疾病治疗都能提取,有些城市还支持用公积金余额支付物业费。
五、隐藏的羊毛这样薅
技巧1:医保个人账户活用术
北京、深圳等地医保余额可以给家人买保险,上海还能在定点药店买体温计、血压仪等医疗器械。
技巧2:失业保险金领取诀窍
非自愿离职记得做两件事:让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上勾选“非本人意愿”,离职60天内通过“国务院客户端”微信小程序在线申领。
六、这些冷知识让你变内行
• 养老保险遵循“多缴多得”原则,缴费基数每提高一档,退休金可能多领几百元
• 医疗保险连续缴费25-30年(各地不同),退休后无需再缴费就能终身享受医保待遇
• 失业期间继续缴纳养老保险,退休时工龄照常累计计算
掌握这些知识点,下次和同事聊五险一金时,你绝对能成为茶水间的焦点人物。建议收藏本文,办理社保业务、规划保险方案时随时对照查看,避免吃亏!